网站导航

茶知否现作奶茶

苏州小吃如何做出大商机

    1月29日,为期9天的2009苏州首届小吃美食节在玄妙观广场落下帷幕。 9天之内,100万人次的客流量,650多万元的营业额,这组数据对于苏州商业氛围最强、人流量最大、海内外游客最为集中的观前商圈来说,也许算不得什么;但如果放到玄妙观广场的小吃展上,对于5000平方米区域内100多家参展商家来说,对这些平时卖小笼包子、生煎、馄饨、烤肉串、臭豆腐、肉丸的小老板们来说,每天几千元甚至上万的营业额委实是笔大买卖。而从中引出来的几个话题更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思考。
  

    一个摊位抵得上一个门店
  

    办节该“造势”还是“借势”
  

    可以说,刚刚落幕的小吃美食节交出了一份让人惊喜的成绩单,尤其,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。“没想到,第一次办美食节就能这样成功”,负责本次美食节活动的平江区副区长相炎脸上掩饰不住笑容。他用了一句很官方的话来描述美食节,“这是一次让消费者、游客、参展商和政府都感到满意的成功策划”。商户看到的是每天涌动的人头和哗哗进账的钞票。在朱鸿兴参展摊位前,胡阿姨一边招呼客人,一边和记者攀谈起来。胡阿姨告诉记者,他们6个人从3月28日起就没休息过,每天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9点多,“比在店里忙多了,生意太好了,昨天下了一天雨,可照样还是忙得团团转,今朝太阳一出来,忙得是脚也要举起来了”。据透露,朱鸿兴门店的生意每天大致在1.5万到2万元左右,而美食节以来,每天的营业额激增到了3万多,其中有近一半来自于美食节摊位的销售,摊位上6个人,门店是20个人左右,尽管摊位上的业绩离不开门店的“幕后”支持,但美食节上一个小小的摊位取得的经济效益还是有目共睹的。而美食节对整个观前商圈的人气拉动也是显而易见的。美食节期间,得月楼和松鹤楼这两个传统餐饮企业的营业额都创下了历史新高。
  

    商家赚得盆满钵满,自然是笑逐颜开。于是就有人提出:清明期间外来扫墓的客人多,观前街的小吃餐饮生意本来就是旺季,下次美食节能不能放在“淡季”举办,免得大家手脚忙乱——因为对于生意火爆程度预期不足,好多参展企业不得不临时增调人手过来,甚至许多外地参展企业不得不打出了“招工”的牌子。
  

    相炎分析,本次美食节取得的巨大成功与天时地利不无关系。事实上,究竟是美食节“造势”为观前商圈聚起了更多的人气,还是观前地区本来旺盛的人气火爆了美食节,其中的因果关系并不是那么容易分得清的。话说回来,“政府搭台,企业唱戏”,如今各式各样的节庆活动层出不穷,不少节庆办成了经典办成了地方特色,但也有不少活动销声匿迹,这其中既跟时势背景有关,也考问了主办者的运作智慧,究竟“造势”还是“借势”,哪一个选择更优,有时确实是个难题。
  

    绿杨馄饨卖不过撒尿肉丸
  

    姑苏小吃如何走出去打天下
  

    昨天在玄妙观广场上,重庆毛血旺、内蒙古烤肉串、云南昆虫宴、绍兴周老汉臭豆腐、台北芙蓉虾蟹、巴西烤肉、韩国油炸冰淇淋、朝鲜打糕、印度飞饼……这里有着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的著名小吃。据统计,本次苏州小吃美食节参展企业总共有100多家,参展的小吃品种超过了300种。但略显尴尬的一个事实是,参展的苏州本地小吃餐饮企业只有10家,小吃品种只有20个左右。
  

    本地参展的企业不仅少,而且相比外来的,生意还有点“冷”。绿杨馄饨的负责人林斌告诉记者,他们摊位每天的营业额在3500到4000元左右,这算是不错的业绩了,但对比外地摊位动辄上万的营业收入来说似乎有点“寒碜”了。林斌很坦率地说:“我们确实做不过烤肉串的”。也许各种口味的小吃受市场青睐程度本来就不同,但本地小吃占有地利,按说在各种资源的配置上应该更有优势,退一步说,即使生意差一些,但差距也不至于拉得像现在这么大。那么,是什么“拉”大了这个差距?
  

   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外地参展企业大多是常年转战各地各类美食节的“专业”班子,而苏州参展企业则大多埋头于本地经营,能经常性走出去的不多,对这种主题节庆活动的把握自然比不得人家。打个不恰当的比喻,是“游击队”遇上了“正规军”,尽管是“主场”作战,但在“阵地战”中讨不了便宜。做香港“撒尿牛肉丸”的是温州人孔繁敏,他身上穿的是主办方提供的红围裙和红帽子,虽说样子有点滑稽,但看得出他对参展的热情和用心。

本文系作者授权加盟网发表。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加盟网(tcsdjmw)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
条评论

回复

120/120

苏州小吃如何做出大商机

更多

分享